夢想是什么,夢想就是一種讓你感到堅持,就是幸福的東西——《中國合伙人》
2013年陳可辛導演作品《中國合伙人》一上映,引起了不少創客的共鳴,也激發了很多年輕人的創業激情,但依然有人吐槽電影是借以夢想的名義,灌輸著成功學苦逼勵志的思想。我們且不去探討電影傳達出來的三觀是否正確,單從創業的角度來說,我們距離電影中的中國式成功路還差多遠?
對于所向往的東西,人們總是只能看到它的美,卻忽略了美麗背后的心酸。創業是一件極其艱苦的事情,我們總是說,你看某某某多么的成功,但是很少有人會去關注,他在成功之前受了多少罪,遭了多少人的白眼。每一個人的成功都不是輕而易舉得到的。
馬云年輕的時候去肯德基應聘,他落選了,馬云跟大老板們講了講什么叫電子商務,大老板們得出一個結論,這是個騙子;
俞敏洪連續考了三年大學,不干農活不打工賺錢,村里人誰見了都笑話,并且更關鍵的是,他在第三次努力的時候,仍然不知道自己能否考得上;
余華把小說投遍了全國各個大小刊物,緊接著,接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退稿信。但他沒有放棄,他繼續寫,繼續投,緊接著,他接二連三地接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退稿信······
這種例子數不勝數,但更終有機會跟大眾剖析成功學的,卻只有那么一小部分人。創業固然需要成功學的激勵,但同樣也需要借鑒失敗者的經驗教訓,當你意識到失敗只是成功的彎路的時候,你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以下幾個知乎網友分享的創業故事和他們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也許會對你的創業之路有所幫助。
@陳曦
08年-10年,我做了一家手機閱讀公司,20多個人的隊伍,做了kjava、symbian、iOS的客戶端。開始做過盜版,后來得到了一個內容巨頭的授權,靠SP代收費和更后賣產品做外包兩年賺了幾百萬。再后來SP被整頓,收入下降到每個月只夠發工資,更后我把團隊裁到更小,但沒關,因為還有用戶在用,時不時還有人打客服電話到我手機上。
這次創業不能說是完全失敗,我學到了很多,認識了很好的人。分享下我對這段經歷的想法:
1、任何生意都是那么一個公式:流量大小及成本*轉化率*客單價*回頭客比例-產品服務的成本-公司運作的成本 >0?。
這導致我現在看任何事情,都更快的時間套到這個公式里。
也許未必對,歡迎各位指正,我很想了解到超出我經驗范圍的事情。
2、上面那個公式延伸出來:利潤/時間=? 人生太短暫,我不想再做沒有效率的事情。
3、看好價值鏈。手機閱讀是個價值鏈很長的事情。上游有作者、有內容供應商,下游有SP、有運營商、有推廣公司。各個利益點都是要錢的主兒不說,很多環節都是不可控的。我羨慕Apple這樣通吃產業鏈的公司,當然我也知道這很難做到。
4、永遠不要心存僥幸。當時認為更可能出問題的地方,更后一定出問題。
5、對員工好一點。如果跟隨我的人都沒有賺到錢,創業就沒有任何意義。不過這次創業后,我會請更貴更好的人,不會吝嗇錢。請不到更貴更好的人,就是沒有效率。更貴是因為更好,有道理的。
6、永遠不要因為要賣掉公司而做一家公司。我以后再也不會。
7、心存感激。我認識了很好的投資人,他仍是我下一次創業的投資人。我認識了很多很好的人,他們給了我很多幫助。其中很多人,在下一次創業中我才認識到他們的幫助原來那么的有價值,我真心的感激他們。
8、我應該堅持我認為對的東西。
@楊明慧
我創業5次,很早之前是百度的一名員工,08年辭職和朋友一起做第①家公司,做電視購物,當時的愿望是做更好的電購公司,我們5個人,全部都是年輕人,經驗不多,但是每個人都很投入!當時我們對產品篩選非常嚴格,對廣告渠道的篩選也非常謹慎,包括用戶服務都做得很好,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我們員工增加到20 人。也有了不錯的收入,積累了一些回頭客。但好景不長,一個季度以后,開始有一些冒充我們公司的假公司在通過某種途徑買到我們的客戶資料后進行非法銷售。我們不停的接到投訴,并且無法解決問題,當時感到非常困惑。這是第①次創業并且第①次遇到比較嚴重的難題,業績下滑,團隊中的兩個朋友選擇了離開,當時還剩下我和另一位伙伴,我們砍掉了2/3的員工,留下了5、6個人來堅守陣地,但更后一句同行的話,讓我們選擇了放棄這個行業!
當時我們辦公室所在的大樓里面還有另一家做電購的同行,他們的老板才19歲,開著寶馬,買的房子!有一天我們找到他向他討教如何應對危機,一個小毛孩子給我們的答復是:“干這行你得會吹,會忽悠,會跑,你不用管用戶什么樣,買電購產品的都是白癡,正常人誰會買,你得想辦法來避免他們回來找你的麻煩?!?我們很是驚訝,接著就是年底315晚會對電購內幕的曝光。這時我們徹底選擇了放棄,因為我們不知道以我們微薄的力量怎么才能在一個烏魚混雜的行業站穩腳跟。
『這次創業給我的啟發就是,前期的選擇過于草率,沒有調查并了解整個行業的狀況就進來干,等于沒有了解戰場地形的士兵去打仗,必死無疑!還有就是經驗太少,呵呵,咱不會騙人!』
第二個項目是在一個月以后,我在我所居住的小區做了一個社區代購服務網站 - “生活時間”,當時只有我一個人,我沒有注冊公司,網站主要服務于社區內的所有居民,我當時與附近大大小小的超市談合作,讓用戶在我的網站上提交他們需要購買商品的訂單,然后我進行統一采購并送貨到家,收取一定的服務費用,這樣就服務了很多上班忙碌的和腿腳不便的人,我還添置了一臺400電話來供一些不上網的人使用,做這個網站的起因是因為有那么幾天我不想出門但是我還想去外面買一些生活用品和食品,我發現我沒有辦法兼顧這兩點,超市也不提供送貨。所以我就想出了這么個點子。
我在社區里發了一周的傳單,反響很不錯,發展速度出乎我的意料,逐漸開始有很多人使用這項服務,我也因此吸引到了一位投資人,他提供資金支持,我建立了一個20人的采購和送貨隊伍,我當時經驗還是不夠,雖然懂互聯網,但是畢竟也是第①次做。后來我有點想把它做大了,但當時我不知道怎么才能做大,因為一開始我就沒想過這個網站做大以后是什么樣子。一直很糾結,投資人也不是很在行,當時的狀態很奇怪,心情很不穩定,有時激動有時發愁,有時又陷入思考當中,屢次想提筆做一個計劃書,但是什么都寫不出來。一個月以后,思想壓力太大,我讓投資人找了一位頂替我的人來負責以后的事情。網站賣掉了,我用這些錢報了人民大學在職研進修班,我總結了我的狀態之后發現我可能是缺少商業運營的知識,所以才會沒頭緒!我就報了人大的在職研班,開始學習。
『這次學到了不少經驗,而且比較后悔當初把這個網站賣掉。這次創業的缺點也比較明顯,沒有合理的商業計劃,這也怪我當初并沒有想把它做到多大,我只是想服務一下社區居民而已,管理經驗不足,導致心態不能合理的調節,這也都是我總結下來的缺點?!?
第三個項目是09年夏天,當時美國金融危機剛剛過去,中國也受到一些影響,一次和朋友聊起來這個話題,然后我們就在想什么行業是受金融危機影響更小的,想了整整一周,想到了教育培訓。當時想做一家專注于軟實力培訓的機構,我咨詢了我的老師和同學,他們都覺得比較有意思,我幾乎走訪了北京全部的民辦學校和一半左右的大學。發現軟實力的確是目前學生們更缺少的一項技能。我注冊了一家公司,“美景教育” 我做了詳細的項目計劃書和投資計劃書。我和我的一個朋友參與管理,講師由我之前的同事和其他互聯網公司的朋友以及人大的幾位同學來擔任。初期我聯系了3家民辦學校,在每個周末給學生講課,我們用16型人格測試考察每一個學生的個人情況,然后按照企業標準篩選出一部分學生進行免費培訓。培訓內容有面試、職場溝通、office軟件、自我激勵等課程。反響很強烈,1個月左右我們吸收了大約2000個會員。在每一個合作學校開展了很多的拓展活動,我們把學生會變成了一個類似商業體系的學生機構,學生們也因此賺到了很多錢學習到了很多商業經驗。后來我找到了一位投資者,因為當時我沒有足夠的資本來擴大我的公司規模和講師團隊,我急需一位投資人幫忙,我將所有希望都寄托于我的投資人,因為年底的時候我發現北京已經出現了另外一家同樣業務的機構,發展速度非常驚人。
可能是運氣不好,還是老天沒有眷顧我,連投資協議律師都已經幫忙擬好了,投資人突然告訴我他把大部分資金投資到了期貨上,理由就是一個朋友推薦他并告訴他穩賺不賠!項目因此泡湯了,資金鏈斷裂!
這次本應是一次成功的創業,但是因為當時個人資本力量不夠,兩次遇到的投資人都是非專業人士,實在是覺得很倒霉?,F在“星職場”已經的很大了,而我的公司卻因為資金問題,死的很慘!教訓是明顯的。經驗也是刻骨的!
目前我與朋友又開始了新項目合作,創業越來越有意思,它不斷的在用事實告訴你問題的根源在哪里,然后吸引你去繼續做新的事情,你會習慣性的去避免之前遇到的所有問題,你還會像孩子等著看動畫片一樣的等待新問題的到來,然后從赤膊上陣到全身鎧甲,解決一個新問題就多了一片新鎧甲,更后的你必然會是——刀槍不入,戰無不勝!
@大熊
我不管別人的創業經驗是什么,我只分享一下我自己創業,做過兩家公司的經驗:
1、創業的方向很重要,也許做有些方向,你只要做了,就一定會賺錢,而且很輕松,比如說03~05年的SP,我做過;
2、創業更重要的是團隊,而不是資金,我曾經花錢招募過我的團隊,他們都很盡職盡責,但我依舊在08年累得心臟都出了問題,只是因為他們雖然敬業,但依舊不是創業者,創業者只有我一個人。這就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你是否真正找到了自己的創業團隊,那些認同方向,認同你,認同公司價值觀的人,一起來創業,這是我認為創業更重要的東西——團隊,不是說,你公司的人都是你的團隊,其實,絕大多數人都不是創業團隊的;
3、不要因為創業而創業,我對那些不知道自己做什么,就因為唱了個“在路上”而整天熱淚盈眶的創業者表示無語,他們糟蹋了創業這個詞匯;
4、創業,失敗的可能性是遠大于成功的,希望大家做好長期抗戰的準備,這不是戲言。
@洪波
90年代中期,我就開始創業。
很幸運的是,我現在還活著,我是真樸教育的創始人,真樸教育旗下的聶衛平圍棋教室現在是中國兒童圍棋培訓行業的第①品牌。
如何看待創業?先寫下這樣一句話吧:所有的發生,都是更好的發生。
創業,對我而言,是看清自己,看清這個世界很好的一個工具。
我先談談能活到今天的一個重要原因:敬畏。
我是浙江人,第①桶金是99年從電視購物行業賺到的。那個時候的電視購物行業剛剛萌芽,臺灣的同行帶著我們完全不懂的產品和美輪美奐的錄像帶來到了大陸……我只記得,很多產品,都賣瘋了。
那個年代,一個市級電視臺垃圾時間每天一個小時只需要2萬元(月費用),再在那個地級市布點,招聘營業員,一個月的營業額能做到50萬以上。而且很多款產品我都是給全國發貨。呵呵,坑了不少人。
有這個覺悟,也是一年后的事情了。慢慢了解到行業的細節,產品的無效,廣告的言過其實。
我那時候年輕,但我真的很喜歡那個時候的自己。我停了這個日進斗金的生意,開始尋找別的項目。沒有什么原因,或者說,我的底限,我不愿意突破。
眾所周知,電視購物這個行業一直到2010年,都是暴利行業。但是我確實從來沒有任何的難受和后悔,哪怕是我在2005年投資餐飲行業失敗,到上海賣房子還債的時候,我都不覺得有什么可惜的。
今天信筆寫來,真是非常慶幸當年的決定。
從2000年停掉電視購物項目后,很多年都一直沒有賺到過那一年的錢,而且05年前陸陸續續還虧損了不少。但是我卻一直記得05年的夏天,在一個浙中小城散步,忽然腦子里浮現出來的一個問題:如果現在你就要離開這個世界,你有什么遺憾嗎?
1分鐘后,我笑了,真的沒有。忽然覺得腳步好輕松。
帶著這份感受,06年我來了北京,開始了新的旅程。
ps:有先生曾問我:智慧從哪里來?我沉思了很久,看著先生。先生說了一個字:苦。
@申華章
沒有什么真正的成功經驗,多次創業,有一次徹底失敗,其它主要的兩次都沒有能做大?,F在投身移動互聯網大潮,仍然在路上。
1. 知道什么時候放棄。做過一個技術很眩但沒有市場的東西,后來果斷轉向,才生存了下來。
2. 每過一段時間退一步看看大局,做事要執著,但也不能不考慮戰略。沒有戰略的成功叫運氣,人到了一定的年齡就不能只等著命運眷顧了。
3. 注重時間效率,做不大的事情不值得你堅守,那叫生意,不是企業。
4. 真心愛你的員工,永遠替他們著想。我很高興我在幫很多以前的員工和朋友們成功。
5. 合伙人超級重要,如果你想創業但不知道做什么,就學著做一個合格的搭檔吧。相信我,這樣的人不多,如果你是,早晚有人會找你做搭檔的。
6. 無私地幫別人吧,并在創業過程中享受快樂。
7. 別忘了你的家,和你的健康。
《中國合伙人》里有句這樣的臺詞:掉在水里你不會淹死,呆在水里你才會淹死,你只有游,不停地往前游。那些從一開始就選擇放棄的人他不會失敗,因為他們從一開始就失敗了,失敗并不可怕,害怕失敗才真正可怕。這句話讓我感觸頗深,中國合伙人,說的是他們,也是我們,經歷著這些的,也許就是昨天的你我,今天的你我,抑或是明天的你我。
成功路上更心酸的是要耐得住寂寞、熬得住孤獨,總有那么一段路是你一個人在走,一個人堅強和勇敢。也許這個過程要持續很久,但如果你挺過去了,更后的成功就屬于你。
相關資訊